|
關于我們
|
|
|
|
|
|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在鄂西北山區,有一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
這里曲徑通幽,風光旖旎;因楠木而聞名,因水瀑而清幽;
這里屬于神秘的北緯30度線,藏器于林海,營修于萬重;
這里資源豐富、傳說眾多,文化底蘊深厚;
這就是浩瀚的中亞楠木林大峽谷景區!
中亞楠木林大峽谷景區位于鄂西北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交戰埡村和三隅口村交界處,規劃總面積26.98平方公里。境內奇峰競秀、溪溝縱橫、楠木森森,素有“小九寨溝”之稱。婆媳巖、官運巖、五王寨、楠木峰、盤古峰、楠湖、女兒湖、楠溪、百尺等人文景觀構成一幅奇特秀麗的山水畫卷。
清華大學李公教授等專家考察后盛贊:
似霧似雨潤草新,吐納自在悅清晨。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長廊夜話無蚊憂,仙境澤溪任遨游。
中亞楠木林大峽谷景區距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城區約60公里。從舉世聞名的三峽大壩所在地夷陵區小溪塔主城區駕車經過宜巴高速或神宜旅游公路,從霧渡河鎮岔路口右轉,60分鐘即可抵達。位于三峽曉峰-興山昭君-神農架黃金旅游線,是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節點。
這里屬于大巴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冬曖夏涼,氣候適宜。因其獨特的氣候特征,生長著大片的野生楠木林。經南京林業大學考察發現,在近5平方公里內分布有15萬株金絲楠木。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徑80cm,樹高32m,百年以上的金絲楠近120株。是全國最大、種類最全、種群最多的野生楠木群。
這里物產豐富,有銀杏、茶葉、獼猴桃等特產,享有“獼猴桃原產地之鄉”美譽。
這里文化底蘊深厚,是著名的民歌之鄉,登記入冊的7大門類民歌有2320首之多。有盤古山、天子墳、白尺、五王寨、盤古寨、青龍寨、簸箕寨、月亮寨、白龍洞、烏龍洞、箱子壇、鹽井等眾多人文傳說。
中亞楠木林大峽谷景區依據獨特的山水人文環境和楠木林的資源稟賦,以“修養”文化為脈絡,形成“一心、兩廊、三區”的基本格局,包括觀光旅游、度假旅游、康體休閑、商務旅游、文化旅游、專項和配套七大系列旅游產品體系,打造中國最大野生楠木群品鑒公園和華中高端修心養生度假目的地。
中亞楠木林大峽谷景區建設周期為12年,總投資約四億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設投資近一億元。景區開業后可接待人次達10萬人次,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億元。預計到2025年項目全部建成后,年接待人次可達110萬人次,可實現銷售收入9.6億元,同時可解決就業人員300名,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